清代八旗制度你知道多少小编带你穿越清朝找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6224253368299847&wfr=spider&for=pc

今天让我们来说一说清代的八旗制度吧。毕竟清代北京城有一半的居民都是旗人,王公大臣里也有很多都是旗人,大家穿越回清朝,不简单地了解一下八旗制度是不行的呢,何况八旗制度里有各种奇怪的名词,什么包衣,什么辛者库,如果这都弄不懂的话,穿越过去也着实困难。

总结性的说法是,八旗制度在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人口编制,同时也是一种军事编制,后来随着发展被赋予或者形成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特征,成了一种复杂的制度。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述一下八旗的形成过程。

八旗最早源自牛录制,实际上即是当时清太祖为了更好地统御手下人,将他们以某一个数量为单位进行了编队。比如说,以一百个成年男子编为一个小队,而这些成年男子及其家庭后裔便世世代代属于这个小队。

后来小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就在其上加设了中队和大队,也就是几个小队隶属一个中队,几个中队隶属一个大队。这种中队满语叫甲喇,汉语叫参领。大队满语叫固山,汉语叫旗。

前前后后,一共建立了八个大队,它们依照颜色进行区分,这就从牛录制发展到了八旗制,八个大队也就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个旗。

再后来如您所知的,随着八个大队的人口进一步增加,每个大队内部又根据人丁特点不同分成了三个大队,这就分成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大家看到这,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个难道不是按照民族来划分的吗?很多书的确都是这样写的,但是准确地说,因为当时人的民族观念和现今不同,所以划分的标准并不是我们现代的民族标准。

大体上来讲,入了八旗的蒙古人,其上层多数留在了满洲八旗,而普通的蒙古人以及居住在蒙古地区的一些满洲人则被划入了蒙古八旗内。

至于汉军八旗方面,则是以是否用汉姓为标准进行划分的,故而除了汉族人之外,还有一些在明代已经开始用汉姓的满洲人、蒙古人,也被划进了汉军,比如说汉军著名的佟氏家族以及正白旗的石氏家族便是如此。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弄懂八旗制度呢?大家可以将上边的相关知识分享给你身边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顺便一起交流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