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经常身负重担全副武装
不时攀越高峰跨越山岭
在烈日下在寒风中
在忙碌的工地
在肃穆的会场
在热闹的活动上
他们总是一闪而过
留下神秘的身影
也留下精彩的画面
他们就是能建“新闻人”
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
一起揭秘他们台前幕后的故事
看看优秀的能建“新闻人”是如何炼成的吧
他们的必备技能
必备技能1:拍摄“C位”必须抢!
葛洲坝集团王淼
在中国能建第四届进博会集中签约仪式现场,当一堆记者老师蜂拥而上时,怎么才能抢到最佳摄影位置?灵机一动,身边的椅子就成了我的摄影梯。万万没想到,为了拍C位,成为了别人眼中的C位。
浙江火电各项目通讯员
抢到优质的拍摄点,才能拍摄一张好照片。丛林里、泥泞中,登高下河、风吹日晒都不怕,抢“C位”是工程摄影者的必备技能。
必备技能2:在哪里拍得好,就在哪里趴下
葛洲坝水泥公司荆门公司
通讯员刘畅
在生产一线,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拍照姿势是什么样的,地上的灰尘是不存在的,设备是可以变成“三角架”的,当然在哪里拍还要和现场安全员沟通好,人身安全还是第一位的。
山西电建郝辉
没有什么比现场更能抵达真相,寒冬腊月,郝辉奔跑在内蒙古正镶白旗风电项目施工一线,拍下施工人员顶风冒雪抢生产保投产的每一幕。
必备技能3:能写能画、能说能拍,多才多艺
进博会小分队
从来都是拍别人,第一次被人拍!第四届进博会期间,进博会小分队走进巨型“百宝箱”做直播,为大家展示进博会上的“能建范儿”。紧张忙碌的一天里,出镜记者刘芋彤早早起来化妆、试衣服,过程中背台词、扛机子、摆Pose。回到住处,小伙伴们赶稿的赶稿、处理图片的处理图片,剪片的剪片,一直忙到深夜。工作完成的一刻,他们成就感满满!
安徽电建二公司赵熹
我们头顶神器身披铠甲,整装待发,走,到现场拍摄去!
安徽电建二公司冯文雯
除了镜头和笔墨,还可以用绘画描写项目一线实景,冯文雯正用简笔画记录项目上的检修人员。
南方建投曾垂易
在学党史微视频策划活动中,记者曾垂易带大家打卡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这个一本正经的视频背后,还有她不小心的嘴瓢笑场~
他们在现场
葛洲坝国际公司刘梁皓月
清晨的沙漠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科威特穆特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记者刘梁皓月身后,身披白袍的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们正在接收项目移交部位。顺利移交后,刘梁皓月(右一)与同事们们兴奋地跳起来。
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苗壮
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夜幕下,乌东德水电站仍灯火通明,苗壮将镜头对准项目水垫塘,拍下灯光中这一大国重器崛起的精彩瞬间。
天津电建阮祖锋
在天津电建组织的“津彩能见”新闻采风活动中,阮祖锋作为随行记者到项目一线,参观工艺品般的主机房、采访一线建设者,用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锡林浩特电厂的每一瞬间。
湖南火电胡雨雷
不会拍VLOG的通讯员不是好的百万剪辑师。翻山越岭、跨过大海、穿过无人区,胡雨雷带着她的“宝贝”相机,熬夜爆肝只为呈现更好的作品。
他们的感悟
安徽院丁微
我喜欢观察生活,也喜欢按下快门的瞬间,我相信照片是有张力的,也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新闻的表达方式远不止一种,我喜欢用不一样的视角记录真实。
湖南院杨依帆
“稿子不行,写好了再走。”能建故事会的交稿前夕,我们被留到了最后。
“表达形式有问题,练习好了再上场。”彩排现场我们被临时叫停。
一波三折、改了又改,精益求精,最终在舞台上被点亮的是更精彩的故事。
湖南院彭紫东
在高原,在荒漠,在边疆,在海外,我举着相机、背着脚架,与烈日严寒为伍,与狂风暴雨为伴,逆向而行、追风逐光。我在镜头后面,记录每一个工程人的赤忱和信仰。
东电一公司丁佳美
年开始接触新闻宣传工作,最初只是对摄影录像感兴趣,慢慢地,因为工作需要开始与它们为伴,学着捕捉最自然的镜头,享受着咔咔咔的快门声给我带来的成就感。
趣说能建“新闻人”
南方建投刘婉婕
湖南火电阳丽
这就是能建“新闻人”的日常
他们
用笔头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将镜头对准每一个能建人
他们
是工程一线的记录者
是活动现场的传播者
是美好故事的分享者
是公司发展的见证者
……
中国能建特别的“记者”们
节日快乐!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玉凤
校审:储信艳
来源: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安徽院、湖南院、天津电建、山西电建、东电一公司、浙江火电、安徽电建二公司、南方建投、湖南火电
原标题:《过节不放假,还让搞策划,所以我做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