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蓝旗上都镇,有一所“起点”青少年智力障碍智育中心,在这所中心就读的是一群“折翼的天使”。中心创办者朝鲁孟其其格,数年前听一位家长说“担心小脑发育不良的孩子不能接受正规教育”,从中受启发,决定创办一所面向残障儿童招生的教育机构。如今,中心已开办八年,给63个曾濒临崩溃的家庭带来希望。走进“起点”青少年智力障碍智育中心,十几名智力障碍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画画。老师介绍说,简单的画画过程,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看图识字课程中,如果孩子们说出图片上的蔬菜名或颜色,老师就与他们击掌,表示鼓励。年3月,朝鲁孟其其格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自费创办了“起点”幼儿园。万事开头难,对于没接触过教师职业的朝鲁孟其其格来说,创办幼儿园是个难题。她决定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康复教育专业知识,还辗转到呼和浩特市两所特殊学校参加培训。学成归来,她就在上都镇创办起“起点”幼儿园。教这些特殊的孩子很不易,要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等自理能力开始,甚至一个坐姿都要反复教很多遍。既要照顾孩子们的起居生活,还要教他们知识,帮助他们康复。这所幼儿园目前成了锡林郭勒盟第一家专门招收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育中心。从最初只招到两名学生,到后来慕名而来的几十名学生,这虽然给了朝鲁孟其其格更坚定的信心,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场地不足、人手不够、资金短缺,种种压力一度压得她透不过气来。但她最终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大家的支持,熬过了最难的日子。看着孩子们能够通过康复训练、言语训练,一点点进步,看着入园时一个个行动不便,吃喝、说话都成问题的孩子,已经开始识数、认字,也有了基本的常识,朝鲁孟其其格感到无比欣慰。她说:“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我坚信教育能改变人生。孩子们经常说‘我以后要当举重运动员’‘我以后要当警察’,我一直在想,不管他们能不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至少不会给社会、家庭造成负担。”在办园初期,朝鲁孟其其格是以幼儿园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后来来园的孩子们长大了,就改成了青少年智力障碍智育中心。在八年时间里,她接纳了从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外盟市及锡盟各旗来的共63名有智力障碍的孩子。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让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不断接触社会中,从被社会接纳到融入社会。老师赵明说:“我们校长人特别好,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孩子们,都特别有爱心。在这儿,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校长是我最敬佩的人。”朝鲁孟其其格先后获得全区“德润草原、文明之行”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锡林郭勒盟第四届道德模范”“正蓝旗第三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对待工作,她孜孜以求;对待儿童,她无私奉献。而对待自己的家庭,她却总有亏欠。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康复工作者,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无悔“芳华”。
来源:正蓝旗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