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旗主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并不是具体有多大的官职,在清代八旗旗主大多是由铁帽子王世代传承,在清初的时候八旗旗主权力很大,到了康熙时期八旗旗主基本都是富贵闲散王爷,他们只有世袭的铁帽子王尊贵爵位,很少有在官场出任具体官职的人。
清初时期八旗旗主权力非常大,而且政治影响力也很大
清朝的八旗制度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努尔哈赤在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年)创建的满洲女真族的制度,最初的时候只有四旗,分别是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到了万历四十三年(年)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实力越来越强盛,于是他又增设了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四旗。
皇太极时期清朝的实力更加进一步强盛,蒙古部族和部分明朝地区都被还是后金的清朝所征服,于是皇太极又设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至此清朝八旗日趋完善,分为满、蒙、汉三族八旗。
在皇太极时期,八旗旗主基本都是由他的兄弟们兼任,皇太极自领两黄旗,其他六旗旗主由他的兄弟子侄出任,他这些兄弟子侄大多都是清朝的开国功臣,爵位也都是亲王或郡王,这一时期的八旗旗主权力非常大,他们有军权,还有议政的权力,地位也是非常的高。
八旗旗主可以说算是所有八旗子弟的祖宗,八旗子弟有些像奴隶,但是他们与奴隶又不同,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产,可以相对独立的处理自己的家务事,所以就这些来说八旗子弟更像是八旗旗主分家之后的耷拉孙,他们要每年供奉孝敬自己的旗主,就如同供奉祖宗一样。
在这一时期旗主拥有很大的权力,旗主统治旗下子弟,旗主也可以从旗下子弟之中选择自己的私属奴隶,这就是清朝的包衣奴才制度,这些包衣就算是旗主的私属奴隶,旗人不一定都是奴隶,但是也会有一部分是包衣奴隶。
除了这些之外,在皇太极时期,这些八旗旗主由于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也就是皇太极的兄弟子侄,他们除了有极大的权力之外,还可以参与议政,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比如皇太极的弟弟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都可以与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后多尔衮争夺皇位没得到皇太极所统属的两黄旗拥护,多尔衮只能退而求其次拥立了皇太极的幼子顺治继位,自己则成为了摄政王。
多尔衮对于清朝的政治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清朝能顺利入关统一天下,多尔衮是居功至伟,由此也可见清初时期八旗旗主的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之大。
所以说八旗旗主在清朝没有入关之前,权力非常大,政治影响力也非常大。
清朝入关之后,皇帝强化皇权,逐渐淡化了八旗旗主的政治影响
清朝自顺治入关之后,在顺治初期,八旗旗主们还依旧是皇太极的兄弟子侄,他们是清朝开国功臣,清朝统一天下全依赖的是他们,所以这一时期八旗旗主们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当顺治亲政之后,八旗旗主们的权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顺治的皇权,尤其是顺治在历经叔王多尔衮摄政之后,顺治更加担心旗主的政治影响力过大,权力过盛会威胁到皇权,所以顺治开始逐渐淡化八旗旗主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削减他们的权力。
顺治在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亲政,顺治很快就推翻了多尔衮的所有功绩,将多尔衮开棺戮尸,并褫夺了多尔衮睿亲王的爵位,同时顺治更是直接将多尔衮统领的正白旗收归皇帝直接统领。
因此自顺治之后,清朝皇帝直接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三旗旗主,这也被称为上三旗,其他下五旗旗主都是由清初的铁帽子王出任。
所以这么来看八旗旗主实际只有六人,皇帝一人统领三旗,剩下五人都是世袭的铁帽子王旗主,下五旗分别为:正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家族世袭;镶白旗旗主肃亲王豪格家族世袭;镶红旗旗主代善长子克勤郡王岳托家族世袭;正蓝旗旗主豫亲王多铎家族世袭;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家族世袭。
顺治在这些开国功臣旗主相继去世之后,允许他们的子孙世袭罔替亲王爵位,但更多的是将他们富贵圈养起来,尽量不让他们出任官职,不赋予他们权力,削除了这些旗主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在顺治的打压削除下,到了康熙时期,这些旗主们的铁帽子王后代基本都是一些闲散富贵王爷,很少参与政治、军事,只有像礼亲王代善的后人杰书非常有能力且谦恭谨慎不敢擅权,所以杰书得到了康熙的重用,是康熙朝时期的名将。
因此换句话说,这些旗主平时是无官无职,只有亲王爵位,而亲王爵位是超品级的爵位并不是具体的官职,只有当皇帝赏识和信任这些旗主的时候他们才能像杰书一样获得皇帝重用出任官职才算是有官职了,否则平时就是富贵闲散王爷。
这就是因为在清初时期八旗旗主的权力太过于强盛,政治影响力很大,所以顺治亲政以后的为了稳固皇权,开始逐渐削弱旗主们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力,到了康熙时期那更是进一步稳固了皇权,旗主们基本都成了富贵闲散王爷。
八旗旗主虽然不是官职,但是身份地位很超然很崇高
上面说过八旗旗主就像是八旗子弟的祖宗一样,虽然在清朝统一天下之后八旗旗主们都是无官无职的富贵王爷,但是人家有亲王爵位,有旗主的身份,就代表了旗主们拥有着超然的身份地位。
八旗旗主就像是所有八旗子弟祖宗一样,八旗子弟就像他们的子子孙孙一样,这些有旗籍身份的子孙们就算是再有出息,做再大的官看到旗主这些祖宗们都得跪下磕头请安,然后每年还得给旗主祖宗们送礼物孝敬供奉。
记得曾经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演过一个段子,纪晓岚整和珅,当时和珅已经是领班军机大臣兼大学士,这个官职在清朝相当于宰相了,已经是权倾一时,可以说和珅在这时期就是乾隆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了。
纪晓岚故意找到了和珅的旗主金大烟袋来折磨和珅,弄得和珅十分尴尬下不来台,还得给金大烟袋磕头请安。这就是因为和珅是正红旗的身份,他有旗籍在身,所以按照八旗规矩,旗人不管政治上官职当的多大,见到旗主也得磕头请安,每年也得给旗主上礼孝敬供养旗主。纪晓岚就是故意利用了这个规矩,请来了欣赏自己正红旗旗主的金大烟袋来整治和珅。
金大烟袋在电视剧里曾经说过:我是正红旗旗主,就算我明天落魄要饭要到和珅家门口,他也得给我请安问好,然后迎进家门好吃好喝的供奉起来。
按照电视剧中纪晓岚所交代的人物身份,这位刁难和珅的正红旗旗主其实就是礼亲王代善的后人,乾隆时期的礼亲王永安,历史上永安的儿子昭梿与纪晓岚以文学相交是忘年之交,纪晓岚确实与正红旗旗主家族交情深厚,所以电视剧中安排他替纪晓岚出头刁难和珅也是合情合理。
当然,历史上的纪晓岚与和珅也算是交情匪浅,因此他是不可能刁难的和珅的。电视剧虽然是虚构,但是这个情节确实很符合当时的清朝规矩,虽然清朝入关之后八旗旗主们的权力和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小,但是八旗旗主们的身份地位依然是非常超然且崇高,他们依然在旗人面前是祖宗,旗人就必须给旗主请安磕头,还得每年供奉孝敬这些旗主。
所以很多八旗子弟当了大官之后,平时都尽量避开本旗旗主,不然当了大官还要给别人跪下磕头请安,那也太没面子了,但是这又是规矩不能不行,所以这些当大官的八旗子弟平时尽量都会避开本旗旗主。
即便旗主是皇帝,而皇帝本身就是天下共主,由全天下百姓共同奉养,但这些八旗子弟也得私下孝敬供奉皇帝。比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家祖上一直是睿亲王多尔衮正白旗旗下的包衣奴才,多尔衮死后顺治收正白旗为皇帝直接统领,所以曹家的身份就由睿亲王府的包衣奴才变成了皇帝私人的内务府旗下包衣奴才。
按照身份来说曹寅就是康熙的私人奴隶,但是康熙十分信任和喜爱曹寅,在康熙的扶持下曹寅出任了江宁织造,这相当于是皇商兼替康熙监督江南地区官员的一个亦官亦商的职位,是一个很肥的官位。
曹寅所出任的江宁织造本身就属于皇商性质,所以这里的收入每年都是要进入康熙的私人腰包内务府的,而曹寅后来利用还能监督江南百官的权力大肆收受贿赂,这期间曹寅也没忘了孝敬自己的旗主康熙皇帝,他把收受贿赂所得来的钱三成留给自己家族,七成上交内务府孝敬自己的旗主康熙。
康熙在晚年兴建园林,也是非常需要用钱,所以即使他知道曹寅的这笔钱来路不正,康熙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笑纳了曹寅作为包衣奴才供奉给旗主的金钱。
连康熙作为一国之君都是如此,所以想一想其它各旗主是如何剥削包衣奴才的,即便包衣奴才坐再大的官,每年孝敬和供奉旗主的钱也不能少。
因此来说八旗旗主们虽然在清朝统一中国后政治影响力和权力都大不如前,即便他们并不是具体的官职,都是无官无职的富贵王爷,但他们依旧是清朝最顶级的贵族,担着旗主之名,有着显赫尊贵的身份,享受着包衣奴才们的孝敬和供奉。
写在最后
所以说八旗旗主并不是具体的官职,也不能说他们的官职有多大,他们本身是亲王爵位是超品级的待遇,但是他们大多数和大多时期都是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和职务的富贵闲散王爷。
八旗旗主是多大的官职就得看皇帝对他们有多么喜爱和信任,想让他们出任多大的官职了,旗主本身并不是官职,而是顶级贵族的身份地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