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荣旗特色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曲

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322/6985735.html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林墨涵□田国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合作社运营,形成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阔步奔向致富“鹿”

  走进在兴安镇河南村彦春梅花鹿养殖场,干净整洁的鹿舍内,体格健硕的梅花鹿或站着、或卧着,或悠闲地吃着玉米秆。“鹿不怕冷、不怕热,什么菜秧子、树叶子都能吃,很皮实,很好养。”养殖场负责人徐彦春正在给梅花鹿喂食,脸上洋溢着笑容。

  年,徐彦春从梅花鹿养殖户了解到,鹿全身都是宝,鹿心、鹿肝、鹿血等可以入药,鹿产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他很心动,认真考察了两个月后,便迅速行动起来,自己动手搭建鹿舍,当年购买了3头梅花鹿进行繁殖,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逐渐熟悉了梅花鹿的生活习性。

  “鹿肉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鹿茸又是名贵药材,仅卖鹿茸一年就能收入1万多元。”徐彦春介绍,为了满足养生保健的市场的需求,他研制出了鹿心酒、鹿胎膏等产品,通过上门求购和网络销售两种方式,鹿茸、鹿鞭、鹿胎盘等各种“宝物”被销往周边旗县和山东、江苏、辽宁等地。

  “我最初投入的3万多元,已经翻番赚回来了。”如今,徐彦春的养殖场已有13头梅花鹿,他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用好产品赢得好口碑,拓展新的消费群体。

  “小蚕茧”变身“致富宝”

  每到夏秋时节,在向阳峪镇松塔沟村村民徐桂华承包的柞树林里,数万头蚁蚕爬满柞树枝头。为了避免蚕卵出蚁后因蚁蚕“抱团”造成损失,徐桂华就一直住到山上,实时守候在“蚕床”边,及时将蚁蚕转移到柞树上,确保蚕业生产“一次抓全苗”,让蚕“宝宝”“茁壮成长”。“放蚕是个辛苦活儿,可收获时也是真高兴啊,效益特别好。”徐桂华已经放养柞蚕20多年,多亩蚕场平均每年都能收入6万元左右。

  进入秋季,柞蚕大面积作茧,像徐桂华一样的余户蚕农迎来收获季,也迎来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地的客商上门抢购蚕茧。今年,阿荣旗放养柞蚕把,预计可实现柞蚕商品茧产量万公斤、蚕种产量10万公斤,约合柞蚕13.2亿头,蚕业综合产值可达到2.3亿元。

  阿荣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柞蚕种业基地、最大的商品茧基地、最大的柞蚕茧集散地。全旗现有宜蚕柞林面积60万亩,已开发蚕场达47万亩,通过以蚕养林、以林促蚕,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白鹅产业扬帆启航

  在阿荣旗全顺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鹅养殖基地,成群的大白鹅悠闲踱步、引吭高歌。身穿红衣的郑继梅,忙碌在鹅群中,喂鹅、放鹅、打扫鹅棚……

  年,阿荣旗引领农村妇女发展庭院经济,让郑继梅找到了在家门口赚钱的好机会。她了解到大鹅养殖时间短、投资小、见效快,便购买了枚种蛋。她吃住在鹅舍旁,摸索掌握了孵化、防疫、配料等饲养技术,当年大鹅出栏的“第一桶金”净赚1.5万元。

  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她成立合作社、建基地,开办烤鹅加工厂和销售门店,在全国各地设了16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