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m.39.net/pf/a_4349562.html
“因为有工作任务,爸爸的生日我赶不回去了,你和儿子好好陪陪老人吧……”这是他在车上打给妻子的最后一个电话;
“老哥,你们到哪儿了,路上慢点,到了来个电话。”这是他在车上接到同事的最后一个电话。
接连两通电话,一个饱含着对家人的关心,一个充满着同事间的关爱,那份深情还没来得及在他的内心多温暖一会儿,没想到这两次通话竟成了他和家人、同事的永别。
年8月23日下午4时30分,在脱贫攻坚工作途中,他所乘的车辆爆胎发生车祸,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曾先后被评为“内蒙古十佳法治人物”、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曾先后获“优秀政治教员”“领导干部标兵”,两次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他,被大家公认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群众的贴心人,他就是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副总队长王晓东。
王晓东生前工作场景。
年10月31日,王晓东实地查看正镶白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筑工地。
年1月28日,王晓东带领工作总队与盟督导组成员慰问造林湾村驻村工作队。
年3月2日,王晓东深入正镶白旗光伏扶贫发电基地查看项目进展。
年3月6日,王晓东慰问正镶白旗明安图镇阿贵图嘎查贫困户张巴。
年5月7日,王晓东走访正镶白旗明安图镇那日图嘎查贫困户。
年6月27日,王晓东实地查看星耀镇四合村蔬菜储藏室建设情况。
八一建军节之际,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额日登巴雅尔从草原上采来干枝梅送给正在驻村工作的王晓东。
年8月6日,王晓东在星耀镇南沟村查看贫困户生产情况。
年8月12日,王晓东在明安图镇北山村督导扶贫工作。
年8月19日,王晓东查看星耀镇永和村自来水改造施工进程。
一根铁锹把,挺直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傲骨脊梁
年5月初,57岁的王晓东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已有两个月,这时,他接到了上级的通知: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将转战至锡林郭勒盟,任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副总队长。
如果说,第一次是自己主动请缨,那么这次,王晓东在毫不犹豫中暗暗高兴组织对他的信任。
说起那个时间节点,王晓东的妻子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想,老王还有3年多就要退休了,痛风的老毛病一犯就很厉害,3岁的孙子一跟他视频就喊着让爷爷来北京陪他玩。心想,老王你要不就别去了。可一想到他那股子军人的执拗劲儿,我就没有反对,电话里还鼓励他一定要坚强战胜困难,等他顺利完成扶贫任务后,我们全家给他庆功,以后就可以一起看着我们的孙子快乐成长了。”王晓东的妻子强忍着悲痛说,“晓东,我们说好的啊,你咋就不回来了呢。”
年5月4日,王晓东和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的其他同事如期到岗了。这天下午,自治区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总队长乌伟东到锡林浩特参加全盟脱贫攻坚推进会,王晓东在正镶白旗分会场参加了会议。一直忙到晚上,他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5月5日上午,王晓东把工作总队的职责任务、基本工作方法等在扶贫日记上逐条进行了梳理。下午,他到正镶白旗政府办公室和工作总队联络员奥奇进行对接。晚上,与总队长沟通后,王晓东又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了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和全盟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会上成立了工作总队临时党支部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当时我推荐晓东同志任党支部书记。他笑着说,你任书记,我任组织委员。”乌伟东回忆说。
动作之快,效率之高,工作之严谨,让已经习惯政府办公室繁忙事务的年轻干部奥奇还是有些惊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王队长特别讲党性、讲原则。第一天工作,上午就认真梳理,把自己的职责任务搞明白,紧接着下午又跟旗里对接工作,把组织关系转到了旗委组织部,还交了党费。按照规定,工作总队的人员食宿由当地负责,可王队长还是到政办交了工作总队的伙食费。从一开始入驻,王队长的优秀共产党员品质,就为我们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奥奇说。
“入驻正镶白旗的第三天,工作总队就准备下乡,原定8:30分出发,8:10分王队长已经上车了。我跟随王队长半年多的时间里,总感觉跟不上他的步伐。”奥奇说:“有时回旗里晚了,他从来不让去饭店,就找个小面馆吃碗面。后来,因为不想让我结账,王队长索性连面馆也不去了,自己买起了方便面。王队长也特别简朴,他那双磨漏底儿的黑鞋子、快要断了的老腰带、洗得又大又长的体恤衫,大家都见过。”
王晓东生活上朴素,工作上却十分严谨。在正镶白旗期间,他挂职政府副旗长。用奥奇的话说,旗里所有扶贫方面的会,王队长没有一次缺席。用王晓东自己的话说,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尽责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王晓东在长年的下乡走访中,能赶回驻地吃饭,就绝不给基层添麻烦。如今已转任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人民政府挂职副苏木长的奥奇,一提起这事,悲伤的眼神中流露出太多的不舍:“王队长去我们苏木那么多次,就吃过一顿饭,只有包子、奶茶和咸菜。”
“生活上,王晓东副总队长从来没向旗里提过任何要求,能克服的全部克服。知道他的痛风情况后,医院抓药调理一下,每次打电话都说把这段时间忙完再去,没想到最终也没能去成。”正镶白旗委组织部部长张凯东说。
辛海龙是工作总队驻地的管理员,他清楚地记得,那是王晓东刚来不久,很快就要到端午节了,大家看到他因痛风腿疼得厉害,都劝他休息几天,顺便回家过个节。但是,王晓东拒绝了。上下楼都困难的他,不仅找来了一根铁锹把当起了拐杖,还带着这根铁锹把踏上了下乡的路。“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我是当兵出身,再大的困难也要挺直脊梁、勇往直前。”王晓东说。
“王队长特别平易近人、积极乐观,在饮食上从不要求,他常说,吃喝上咱们越简单越好。他刚来驻地没多久,就从呼市让人捎来了菜籽和菜秧,在院里种下了一片菜园。有时看到他那么忙,还经常收拾菜园,就劝他别忙了,等我们收拾吧。他总是笑着说,这点活儿算什么,我是来脱贫攻坚的,不是来度假享受的。”辛海龙说。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在日常生活中,他为人低调,而在王晓东儿子王轶博的眼里,他是高大伟岸的山!
王轶博说:“我父亲的一生几乎都献给了他的事业。在部队工作期间,他常年奋战在一线。在我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身影似乎成了我的一种奢求,只有在周末或者节日才能看到。离开部队之后,我幼稚地担心父亲会为脱下军装而感到不舍和沮丧,可是他毫不迟疑地将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甚至年过五十还主动投身到条件艰苦的扶贫工作中。”
“父亲出事的第二天,我去了事故现场,零落满地的汽车残骸和压乱了草地的车辙并没有让我感到恐惧,真正刺激到我的是一份感动和一种震撼,感动的是他年近花甲依然忙碌奔波的状态,震撼的是他面对困难条件勇往直前的勇气。这是我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把生命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我为我的父亲感到自豪。”王轶博说:“我父亲虽然常年奔波在外,但从未忽略过对家人的关怀。我的父亲20岁出头就失去了他的父亲,从那一天起,他作为长子帮助奶奶扛起整个家,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他一生光明磊落、朴实无华、为人谦和、爱岗敬业,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成为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我现在只想对他说,爸,你放心,我会把这个家撑起来。爸,我会像你一样,挺直脊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把放大镜,浓缩他对贫困地区每一寸土地的殷殷之情
正镶白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和草原沙漠。在自然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奋斗,全旗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出列贫困嘎查村25个,实现了户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3.2%降至1.1%。全旗现有贫困嘎查村11个,贫困人口户人。今年底,正镶白旗将实现全部脱贫。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总队进驻之初,正镶白旗的脱贫攻坚正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由于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王晓东和同事们有时驱车二三百公里才能走访三四个贫困户。为了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具体情况,王晓东的办公室和宿舍都放置了一张正镶白旗地图,他无数次拿着放大镜查看地图上的每一个地标,哪里去了,哪里没去,他都一清二楚。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他就走访了全旗所有贫困嘎查村,足迹遍布正镶白旗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他被工作队的同事们称为“活地图”。
我们见到正镶白旗沙日盖嘎查牧民乌云高娃时,一说起王晓东,这位74岁老人言语中已带出了哭声,乌云高娃瘫痪在轮椅上的儿子阿拉腾苏和也不停地从手机上给我们找王晓东来他家时的照片。乌云高娃说:“我记得很清楚,他个子比较高,头发不多,每次一来就握着我的手说‘赛拜诺’。为儿子筹集那元善款,他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他每次来都告诉我,放心吧,党和政府不会放弃你们,一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前阵子他来时还说过些日子再来看我。这么好的干部,他怎么就走了呢。”
“要把群众当成亲人,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这是许多驻村第一书记从王晓东那儿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为了便于和牧民群众交流,他就经常跟一起下乡的盟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督导组的南定夫学习蒙古语;为了贫困户郝秀文家的40多亩青贮玉米不毁在地里,他就四下联系熟人;为了解决有的嘎查村一入冬自来水就冻结无法使用问题,他三番五次地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水网改造……牺牲前20多天,他还在过敏性鼻炎严重发作的情况下,戴着口罩在宝日陶拉盖嘎查与驻村工作队人员同吃同住,蹲点调研了三天两夜。
王晓东牺牲的前一天,他还深入明安图镇那日图嘎查、阿贵图嘎查,宝力根陶海苏木陶海音胡都嘎、贡淖嘎查,与驻村工作队和嘎查村“两委”开展督导座谈,把水质不达标、贫困户房屋有裂缝等问题逐个梳理了一遍。
一年多来,每到一个嘎查村和贫困户,王晓东讲的最多的就是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了解最多的就是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做的最多的就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年5月,在走访乌兰察布苏木浩雅尔呼都嘎查时,他了解到该嘎查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也发现嘎查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优势,王晓东回去后很快把一份督导函递交到旗里,建议不仅得到了旗里的支持,还很快对养牛基地项目进行了立项。后来王晓东还几次到施工现场查看项目的建设进度。该基地不仅在年底实现了肉牛进场,还带动了6户贫困人员就业,基地预计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当我们见到浩雅尔呼都嘎查党支部书记文胜时,这位身材高大的蒙古族汉子,一提起王晓东,难掩悲痛心情:“8月中旬,王队长来的时候,我正要出去办事,碰头就说了两句话,还说回来和他多坐一会儿。没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多想和他再唠一唠,多想让他看看我们育肥牛基地收获的那一天。”
正镶白旗星耀镇大红山村以种植大白菜为主,由于没有蔬菜恒温库,制约了产业发展。走访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二天王晓东就到已建恒温库的五支箭村和东仓村去调研,实地考察项目的可行性。正是在他的多方协调和争取下,旗里筹集80多万元准备为大红山村建设恒温库。大红山村党支部书记王金眼里含着泪水说:“村民们都说,王队长心里是真装着咱老百姓啊。我们的蔬菜恒温库开工了,他却看不见了。”
经统计,从年5月4日到牺牲前的个日子里,王晓东坚守岗位天,远远超出了每月20天的驻旗标准。在正镶白旗脱贫攻坚的15个月里,王晓东的行程达4.5万余公里,走遍了全旗5个苏木镇78个嘎查村,走访嘎查村次、扶贫项目企业44次、旗直部门20多次。盟派驻正镶白旗脱贫攻坚督导组成员王丙洋动情地说:“王队长不只是走遍78个嘎查村,应该是把78个嘎查村走了几遍,他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太多了。”
一束干枝梅,彰显他本色不褪、无私奉献的赤子丹心
在28年的军旅生涯中,王晓东历任干事、指导员、参谋、处长、支队长等职位。年,王晓东转业至地方工作,先后任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处调研员、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局局长、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总队长、办公室和农牧民工工作处调研员。长期的军旅生活培养和造就了他雷厉风行、严谨细致、敢于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十多年的劳动监察工作也锻造了他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爱他人、克己奉公的好品格。年8月1日,王晓东再次来到了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来了。这回他有了一个新想法:要住上一晚,与嘎查干部好好谈谈通过养牛大户、致富带头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儿。
整整一天,他入户调查、翻阅档案,当他正为一户贫困户的档案里缺少一头牛的记录,想要询问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额日登巴雅尔时,额日登巴雅尔捧着一束干枝梅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曾经也是军人的额日登巴雅尔,在八一建军节之际,用一束干枝梅表达了他对王晓东这位“老班长”的敬佩之情,献上他最真挚的祝福。
过后,大家才知道那是额日登巴雅尔花了1个多小时采回来一束干枝梅。额日登巴雅尔说:“我把花献给王队长后,大家都像我一样敬起了军礼,当时王队长还给大家示范了军礼的标准动作,那天晚上他还和大家一起到草原上数星星。他就是这样,从来都没有官架子,特别的和蔼可亲。他是一位受人尊敬、永不褪色的‘老班长’。”
所有的受访者,他们都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王队长是一个脸上总带着笑容,又特别认真负责的人。年5月底,在走访路过一处正在施工的幸福院时,王晓东发现施工队为赶进度没有开地槽,直接在平地上打起了地基。他立即联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镇领导,直接指出了问题,后来他又多次到施工现场督查整改。“晓东同志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为我们全旗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正镶白旗委书记包丽华说。
“我们工作总队的5名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哪儿有问题去哪儿!哪儿问题多去哪儿!”这是王晓东常说的一句话。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他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既能全面掌握贫困群众底数,又能跟踪问题整改的工作举措:建立“四个一”扶贫工作台账,即一个苏木镇一盒,一个嘎查村一本,一户贫困户一表,一个工作队一册。这种“创新台账找问题、查找台账抓整改”的工作措施,已成为工作总队助推正镶白旗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年10月,作为正镶白旗“三支一扶”选调的大学生张堃,接替奥奇之前的联络员职责。回想起与王队长并肩战斗的日子,张堃说:“王队长经常提醒我,规划下乡路线不要只在近处,要多往远处走。有时一天跑四、五个嘎查,晚上回来王队长还坚持学习、做笔记。第二天仍然是精神饱满地走在晨练的路上。他特别爱孩子,对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好多材料一字一句地帮我修改。从王队长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让我受用终生。”
年入冬前,王晓东在赛音宝力格嘎查检查时发现驻村工作队用炉火取暖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组织人员逐个排查全旗驻村工作队取暖设施,并把问题和隐患及时向旗里作了反馈。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全旗78个驻村工作队在入冬前全部安上了土暖气。“王队长对我们基层干部很关心,每次来村里走访,总要问一问我们的吃住行情况。每遇雨雪天气,他都要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