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日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总面积17.65万亩,辖16个牧业小组,在册人口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82人。通过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推进草畜平衡,申请生态林补助、低保补助、高龄补助,推出公益性岗位务工,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宝日陶勒盖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年底,宝日陶勒盖嘎查退出贫困村行列。年底,35户贫困户全部摘“帽”。——题记
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日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一条通组砂石路平坦延伸,牧户家的棚舍错落有致、牛羊膘肥体壮。幸福点缀着草原,笑意写在脱贫摘“帽”的牧民脸上。
水路上,一位赶着牛羊的大爷正高兴地和一个青年人说着话。大爷是曾经的贫困户乌日图那松,青年人正是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派驻宝日陶勒盖嘎查的扶贫干部赵哲,是当地人人皆知的扶贫“查路”(蒙古语译为小伙子)。赵哲是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露天矿一名团支部书记,年6月被派到离家公里的陶勒盖嘎查,任扶贫队副队长。驻嘎查2年多来,赵哲变得更加清瘦了,但嘎查牧民的日子却越过越好。
“一户一档”架起“连心桥”
“充分发挥好一名党员和一名团支部书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赵哲被派到嘎查的第一天,就在工作日志里写下了这段话。
宝日陶勒盖嘎查在册人口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
“‘查路’,我家的羊群该接羔了,可是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咋办啊?”“‘查路’,我想去打工,但没有手艺。”听着牧民们的诉求,赵哲深知要想赢得牧民群众的信赖,必须为嘎查和农牧民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图为赵哲(右二)和牧民群众打成一片,成了一个地道的“牧区人”
“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手中有‘术’,熟悉了贫困户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赵哲用5个工作日对35户贫困户挨家挨户调查走访。
赵哲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叫吉日嘎拉,患有肢体残疾,大儿子远在外地读书,家里仅和不满10岁的小女儿相依为命,多年来全靠政府救济。初次见面时,吉日嘎拉手杵拐杖,颤颤巍巍地拉赵哲进屋坐。这让赵哲感触很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此后,赵哲一有空就来帮助行动不便的吉日嘎拉干家务。即使冬季温度降至零下35℃,赵哲也经常往返10多公里,为吉日嘎拉家点炉生火。
通过细致走访,赵哲对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亟待解决问题,以及嘎查产业发展的“瓶颈”都了然于心。每天回到宿舍,他根据当天走访记录,按照致贫原因细细整理归纳,做好了嘎查脱贫第一本“工作台账”,为35户贫困户建起了走向脱贫的“一户一档”。
在此基础上,赵哲定期组织召开大队扶贫工作会,广泛听取当地政府、扶贫干部和群众意见,建立完善扶贫制度,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解决群众困难夯实基础。
答疑解惑当好“引路人”
摸清了底数,查明了病因,赵哲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协助工作队、嘎查两委规划嘎查未来的发展思路。
“因病、因灾致贫的,我们可以联系相关企业、部门通过产业扶贫的形式进行帮扶,年纪大无法劳作的、患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联系旗政府设立一些公益岗位,同时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帮助增加收入……”赵哲说。
为了让低收入贫困户明白扶贫方面的政策,赵哲连续20多天走家串户,多次为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农牧民做思想工作,终于把“一户一策”的脱贫“种子”埋进了他们心里。
图为赵哲查看基础母牛饲养情况
为了真正实现与当地农牧民无障碍、零距离地沟通,赵哲经常忙完一天的工作,在夜晚休息时间用手机“蒙汉”翻译软件学习“蒙古语”。很快,赵哲就能在入户调研走访时,用蒙古语、汉语交替讲解扶贫政策、扶贫思路,即便是翻译同事不在,也能实现零距离、无障碍交流。不到3个月时间,赵哲就和牧民群众打成一片,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牧区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哲通过电话问询、平台互联等方式,及时了解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评估疫情对于农牧民造成的影响,实现了“一对一人、一对一户”精准解决实际问题,预防因疫情影响而出现返贫现象,同时把当月补贴0元通过伊和淖日苏木捐给红十字会用于疫情救灾。
“人间百态,民生疾苦。”这是赵哲驻嘎查近一年时谈的体会。面对嘎查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矛盾纠纷、信访隐患层出不穷等问题,他首先从“工作态度”抓起,不论问题大小、繁冗,都耐心、细心地讲解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和解答,而对于每一件需要集体研究事情,都做到严谨、公平、公正。
经过不懈的努力,牧民们也在改变,他们开始热情地叫赵哲一声“好心的‘查路’”,会问他渴不渴、累不累。这些简单的问候虽不起眼,却暖人心脾。
年,牧民刚宝力德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夫妻离异,家中基本没有收入来源,还要抚养一个读小学的孩子,生活极其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对于刚宝力德,赵哲多次与驻村工作队开会研究、走访调研、上门与本人谈话后,在嘎查两委与企业集体商议和了解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投入资金2万元设立嘎查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刚宝力德就近就地就业,让刚宝力德的生活有了保障。年底,刚宝力德正式退出贫困户行列。
今年4月份,当赵哲再次到刚宝力德家中走访时,看见他坐在炕沿边,正耐心地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