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次列车,作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的一员,肩负着连接包头与赤峰南的重要使命。这趟列车以其独特的线路和稳定的运行,成为了众多旅客信赖的选择。本文将详细解析这趟列车的运行轨迹及其特点。
列车于15:39从包头站缓缓驶出,开启了它的漫长旅程。沿着历史悠久的京包铁路,列车首先于17:28抵达呼和浩特东站。这一区间的行程耗时1小时49分,平均速度达到了约95公里/小时,显示出列车在京包铁路上的高效运行。在呼和浩特东站短暂停留12分钟后,列车再次启程,继续沿京包铁路前行。
接下来,列车依次停靠了卓资东站、集宁南站等重要站点。特别是在集宁南站,列车进行了调向处理,并变更为K次,这标志着列车即将进入新的运行阶段。集宁南站的停留时间长达15分钟,为旅客提供了充足的换乘和休息时间。
离开集宁南站后,列车沿集通铁路继续前行,途经商都站、化德站、正镶白旗站等多个站点。在这些区间内,列车的平均速度保持在70至90公里/小时之间,显示出列车在复杂地形下的稳定性能。特别是在正镶白旗站和桑根达来站之间,列车以88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行驶了1小时14分,再次证明了其出色的运行效率。
随着夜幕的降临,列车继续穿越草原,停靠了经棚站、林西站等站点。在这些区间内,列车的平均速度有所波动,但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特别是在林西站和大板站之间,尽管平均速度降至33公里/小时,但列车依然稳定地行驶了2小时28分,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进入新的一天,列车继续沿集通铁路前行,停靠了林东站、查布嘎站等站点。在这些区间内,列车的平均速度再次回升至80至90公里/小时之间。特别是在查布嘎站和开鲁站之间,列车以86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行驶了1小时17分,展现出了其出色的加速和稳定性能。
最终,列车于15:33抵达终点站赤峰南站。全程运行公里,总计用时23时54分。如果减去列车全程停留车站的分钟,那么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达到了约75.85公里/小时。这一速度不仅体现了列车的高效运行,也充分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先进技术和稳定性能。
综观全程,K/次列车以其稳定的运行和高效的服务赢得了旅客的信赖。列车全程停靠了包括包头站、呼和浩特东站、集宁南站、通辽站、赤峰南站等在内的十九座车站,为沿线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同时,列车在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稳定表现也充分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先进技术和运营能力。无论是穿梭于繁华的城市之间,还是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之上,K/次列车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稳定的性能成为了中国铁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