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蒙半载援蒙路,一生草原情

                            

来源

奉贤检察、崇明检察、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

说起内蒙古,大家会想到什么?

美丽肥沃的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

在内蒙古岗位锻炼的

几位来自上海的检察官的故事

……

半载援蒙路,难忘草原情

↑↓滑动阅读更多

谢宝荣

奉贤区检察院检察官

今年5月,带着院领导的重托,肩负着援蒙的使命,我来到了祖国北方的边陲城市二连浩特。二连浩特在蒙语中的意思是斑斓的城市,这里是中蒙边境的重要通商口岸,也是中国的“恐龙之乡”。远离家乡多公里,初到二连浩特市检察院时我还带着一丝忐忑不安,但是在二连院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牢记着临行前“不辱使命”的嘱托,我很快就适应和融入了这个集体。

愿做一块砖,哪有需要往哪搬

有人说,“岗位锻炼,遇事不要太认真,费力不讨好”,可我认为,岗位锻炼不是可有可无、可来可走,这是组织给予的宝贵机遇,一定要做到真干实练,教学相长,学有所获。

刚来到二连院,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涉恶犯罪集团案件,在自治区院要求五月底结案的情况下,我一头就扎进了这个案子里,连续加班阅看卷宗,陪同承办人前往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二连看守所提审在押犯罪嫌疑人,先后多次联系公安机关进行协商,就案件定性等问题进行探讨,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证据,仅用十天时间就将案件起诉至法院。目前案件已经一审宣判,法院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起诉意见,主犯被判处十三年有期徒刑。

此外,我还应锡林郭勒盟分院的要求,参与指导锡盟地区西乌旗院、正镶白旗院、巴音乌勒吉院、太旗院办理的多起涉黑涉恶案件,到蓝旗院、多伦院学习交流刑事检察工作。六个月的工作行程,达到一万多公里。

没有太多时间欣赏锡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我牢记自己的使命,来到二连院后服从组织的安排,与当地的检察干警一道,一心扑在办案之中。

搭建一座桥,交流学习促进步

在和二连、锡盟范围内多个旗县检察院交流中,我对锡盟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受办案数量、传统办案习惯等影响,基层检察院的一些干警办案经验不足,有些办案部门存在人员不足、老龄化或者过于年轻、缺少社会经验等问题,一些基层检察院在司法改革后工作机制也需要改进。

二连院与各旗县院的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些问题,邀请我向相关办案人员介绍上海奉贤区院的一些经验做法,如刑事案件分案、轮案原则、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施行,并为相关旗县具体开展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操作建议。

在办案之中,我也经常和锡盟各地检察干警、侦查机关一同交流办案经验、商讨案件办理及取证方向,针对办案周期较长等问题,建议检察机关将介入侦查关口前移,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讨论案件,消除分歧,解决问题,收集固定证据,转变侦查理念,建立起侦查机关主动的“大控方格局”意识,增强工作合力。

锡盟的各级检察院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他们的检察文化建设很突出,党建工作也很出色。不少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多伦检察院围绕保护草原主题开展公益诉讼,还专门开设了宣传室。

结缘一生情,检察事业共前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锡盟范围内各旗县院的干警们的朴实与热情。在生活上,他们对我非常关心与照顾,在工作中,辖区面积大,干警数量少,我也能体会到内蒙检察同仁的不容易,但是大部分旗县院的办案人员克服自身困难,主动联系我探讨工作和案件,邀请我开展公诉人员庭审演练、对抗训练,讨论控辩技巧、诉讼规则、实战要求等,愿意学习、愿意倾听外来的意见,热情很高,让我深受感动。

援蒙之行虽然已经结束,我也有一些不舍。在近日上海市院领导前来慰问时,锡林郭勒盟分院的领导也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自己的工作受到肯定、获得赞誉,固然令人高兴,同时让我感悟并感动的,是这些不可磨灭的工作经历和与当地干警结下的深厚情谊。在援蒙的这些时光里,我收获了战果,收获了信念,收获了学识,也收获了感动。

援蒙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历练,通过这次援蒙,我的信念更加坚定,眼界更宽阔,阅历也更丰富。在二连浩特市检察院工作的经历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我将一如既往,也会尽更大努力,为上海、锡盟两地的检察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愿我们共同的检察事业做大做强,越来越好。

半年内蒙岗位锻炼

终生难忘交流情谊

↑↓滑动阅读更多

赵洋阳

崇明区检察院检察官

年5月,根据最高检关于检察干警跨省交流工作的统一部署,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组织上安排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检察分院开展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临行前,院领导多次与我谈心谈话,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检察官,这次工作交流,虽然离家比较远,但是,这是一次学习锻炼的好机会,要克服困难,认真工作。

入乡随俗,积极适应新环境

阿拉善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矿产丰富。阿拉善的天像大海一样蓝,阿拉善的云像鹅毛一样白,透彻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舒适。刚到阿拉善,由于气候比上海干燥,早上起来,鼻子里经常会有血丝;当地的饭菜与江南饮食习惯相比口味偏重。但是,阿拉善检察分院的领导和同事是友善的、阿拉善的人民是好客的,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们经常关心我、帮助我,一个月左右,我基本上适应了新环境。

主动作为,体现交流的价值

阿拉善检察分院根据我的专业特长,让我协助王晓忠副检察长工作,分管刑检条线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每次接到工作任务,我都会想起院领导的嘱托,鞭策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检察官,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条线索、每一个案件。这6个月里,我经常加班加点,翻阅卷宗、查询法规、摸排线索、实地走访,每次都能在最短的时间拿出自己处理意见。在一次检委会上,我汇报案件后,与会人员高度认可,王晓忠副检察长夸奖我“思路清晰、分析到位,值得阿盟干警学习”。听到这一句赞美的话,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热流,鼓舞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也正体现了我来交流的价值。6个月里,我参与疑难案件研讨会10次,办理刑事案件20余,办理扫黑除恶线索6条。

主动请缨,圆满完成评查任务

7月下旬,组织上要从阿盟检察院抽调人员至通辽、赤峰两地参加全区为期半个月的案件评查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就在想,其他同事平时对我十分关心,关键时刻,我应该理解同事、关心同事,于是我主动请缨参加案件评查工作。半个月时间,评查了30件涉黑恶案件,圆满完成任务。

沉入基层,增强为民情怀

9月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展开,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我跟随阿盟慰问工作组到额济纳旗黑鹰山慰问当地戍边户,所谓戍边户,就是为保卫边境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家。放眼望去,方圆百里都是黑漆漆的戈壁滩,难怪当地人说:说是邻居,其实距离几十公里。在这里,戍边户要克服手机没信号,饮水靠外送,交通不方便,气候常恶劣等种种困难,驻守边疆,为守护祖国领土默默奉献。看到这些,我的内心再一次被洗礼,我回想我入党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我是一名员额检察官,深感身上的使命光荣、肩上的责任重大。工作上的一点困难和辛苦与戍边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我应该身体力行,在办理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半年时间转瞬即逝。阿拉善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逐渐改变原本有些许内向的我,这次工作交流让我懂得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不仅仅是江南的小桥流水,还有阿拉善广袤的沙漠和巍峨的贺兰山。踏上归程的时刻,我依依不舍,这次锻炼的机会让我永生难忘!

半载援蒙路,一生草原情

↑↓滑动阅读更多

邵金明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

今年5月,上海检察机关选派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较强检察业务能力的检察官到内蒙古检察机关交流援助。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的检察官邵金明成为首批交流援助人员。目前,邵金明同志的岗位锻炼工作已经结束,让我们通过他的记录,了解不一样的内蒙古,感受不一样的援蒙记忆。

半年前,我受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和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选派参加首批内蒙古自治区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互派干部学习交流项目,援蒙历程于我的检察生涯意义重大,一幕幕在蒙的办案时光,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内蒙和上海从地域上相隔近公里,有着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让长期在上海生活的我多少还是感到了不适应。为尽快投入到岗位锻炼工作中去,在当地铁检分院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关心和帮助下,我努力克服气候、饮食等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改变,使自己成为一名“内蒙人”,时刻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为沪、蒙检察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5月13日到岗后,我被分配在呼和浩特铁路运输分院刑检部门工作,对铁检分院已办案件的刑事诉讼监督工作进行审查,查找问题。拿到相关案卷后,我立即着手工作,对案件从受理到判决裁定审查进行全面检查,充分发挥刑检办案经验丰富的优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及时向承办人提出。同时,从案件规范化办理及统一系统的使用问题角度向刑检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获部门负责人认可。

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我还参与了铁检两级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工作,审查案件20余件,认真填写一案一表、撰写审查报告。针对发现的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错误、办案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为公检联席会议的召开作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年7月8日我主动向分院领导要求到公益诉讼部门工作,参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呼和浩特铁检分院被自治区检察院定位为主司公益诉讼的检察院,虽然院党组为公益诉讼部门调配了精兵强将,但面对内蒙辽阔的地域,现有的办案人手又显得捉襟见肘。我努力学习公益诉讼及与铁路相关的法律法规,研读公益诉讼经典案例,积极参与与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和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方面的交流合作活动,学习先进办案经验,开阔办案思路,尽快适应公益诉讼办案节奏,提高办案能力,为公益诉讼工作添砖加瓦。

截至目前,我参与办理呼和浩特铁检分院管辖的涉铁公益诉讼案件及区院交办公益诉讼案件13件,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好的办案思路及时向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提出并获认可。

呼和浩特铁检分院管辖地域广阔,自治区交办的案件也多在牧区,来回上千公里的出差也成为家常便饭。7、8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每次出差办案,沿途都是美到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肩头担负的使命让我们为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而不停奔走。往往是还未卸下身上的疲惫就要准备踏上新的行程。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参与公益诉讼办案以来,足迹踏及呼伦贝尔、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等多个盟市,行程一万余公里,曾连续多地出差办案11天,参与办理案件类型从涉铁公益诉讼案件到自治区院交办的环境资源类等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作为重点案件办案组成员,多次深入边远牧区调查勘验,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次学习交流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广袤,也体会到了公益诉讼办案的艰辛和我们辛苦付出的伟大意义,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交流之初,我便抱着学习的态度,一方面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倾囊相授,另一方面虚心向每一位同事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实现自我的成长和提高。

半年的岗位锻炼工作是一段重要的工作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充实的工作生活内容为自己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检察同仁。回到上海,我将一如既往的促进上海和内蒙检察的交流与合作,心系内蒙,心系铁检,为检察事业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标题:《援蒙

?半载援蒙路,一生草原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