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黄叶村古建风情北京植物园官方发

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又称黄叶村。《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晚年移居西山黄叶村,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根据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诗人的描述,“黄叶村”与正白旗附近的古迹极为吻合。为了表示对曹雪芹的敬仰,我们择正白旗一隅,将黄叶村艺术地再现,供游人参观、游览。同时在黄叶村周边,还留存很多历史古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碉楼

又叫古墩、梯子楼。曹雪芹纪念馆东北,以及北湖东西各共有三座。碉楼形似炮楼,为清代乾隆年间训练特种兵攀援作战的古建筑。

红衣大炮

年,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参加了铸造红衣大炮的工程。后金炮兵部队在与明朝大凌河之战中发挥了奇效。

正白旗古井

正白旗古井位于曹雪芹纪念馆北侧,井深约20米,是正白旗居民的日常饮水用井。为清代正白旗遗存下来的唯一水井,至今已有近多年的历史。传说曹雪芹在正白旗居住时,生活饮水取自此井。

河墙烟柳

曹雪芹纪念馆西,旱河东侧,有自北向南又折而向东的一溜长条石,石中有槽,这既为输水设施“引水石渠”,当地人俗称“河墙”。这条石渠源自樱桃沟水源头,经卧佛寺、四王府广润庙,又东南至静明园(玉泉山)汇入昆明湖。现仅存正白旗约米一段。石渠两侧多植柳树,水畔之柳,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故有“河墙烟柳”之称。

古槐

北京历史上素有“先安宅,后植槐”的习俗,依据植物学“槐树胸径1米,树龄约年”的粗略估计,曹雪芹纪念馆门前三棵古槐的树龄均应在年以上。香山地区的百姓对曹雪芹住处也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的说法,每至盛夏,三棵古槐枝叶茂盛,多有游人在树阴下乘凉小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