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老城)称汗,因其子侄战功卓著便分封四大贝勒共同参与军政之事。这四大贝勒都是谁呢?
大贝勒爱新觉罗.代善(别名贵盈哥)(年8月19日–年11月25日),努尔哈赤嫡次子(长子褚英因虐待部属、图谋篡位而于年被杀)。生母是元妃佟佳.哈哈娜扎青。四大贝勒之首,领两红旗旗主(后其长子岳托独领镶红旗),满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与明朝时因作战英勇被誉为“古英巴图鲁”(意为钢铁般的勇士)。
年皇太极封他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年病逝。他是最有实力继承汗位的,努尔哈赤也有意传位于他。努尔哈次曾说:“等我百年之后,诸幼子与大福晋皆归大贝勒收养”。(也因为这句话,他与努尔哈次大妃阿巴亥关系暧昧才丢掉了汗位,不过,这也有可能是皇太极的阴谋。之后行事低调也算得以善终了。)
礼亲王代善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努尔哈次胞弟庄亲王(追封)舒尔哈齐的次子。曾参与萨尔浒之战,灭海西女真乌拉部,叶赫部,统兵进攻朝鲜并迫使朝鲜求和。年(天命元年)授和硕贝勒,领镶蓝旗旗主。
年因与明朝经略孙承宗作战失利,弃城逃走并且征战朝鲜时心怀异志,谋求自立而被皇太极幽禁(唉!他爹就是因为这个死的)。削爵,镶蓝旗旗主之位归其六弟济尔哈朗。于年在囚禁中郁郁而终。
爱新觉罗.阿敏像三贝勒爱新觉罗.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其母为继妃富察.衮代。和硕贝勒,领正蓝旗旗主。
少年时追随努尔哈次南征北战,作战勇猛,灭乌拉部,夺六城。参与萨尔浒大战全歼明朝将领杜松六万大军又独自率兵渡河袭击喀尔喀的巴林部,俘敌无数。
莽古尔泰生性鲁莽,因“御前露刃”的大不敬之罪被皇太极处罚,由和硕贝勒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一牛录为人)。又因弑母邀宠(其母因与大贝勒代善密谋嗣子之位,努尔哈赤不忍杀她,只是休了,但莽古尔泰为了取悦努尔哈赤而杀了自己生母。也许是出于自保,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实在不是为人子所为)更为人所诟病。
年,莽古尔泰暴病而亡(死因不详),死后有人揭发他曾与其弟德格类,其妹莽古济欲谋上夺位,被皇太极以大逆之罪削爵,剥夺正蓝旗旗主之位,其子废黜宗室资格。
莽古尔泰剧照四贝勒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年(天命元年)授封和硕贝勒,领正白旗旗主,清朝第二位君主。
皇太极年少时便随父狩猎和征战,弓马娴熟,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幼识字,更得努尔哈赤欢心。
年(天聪元年)皇太极在众多贝勒中脱颖而出继承汗位。(当然了,为了汗位他也搞了不少阴谋诡计,比如诬陷大贝勒与大妃关系暧昧,逼死大妃阿巴亥等)
(崇德元年)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庙号清太宗。称帝后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封建改革,对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满汗一体,保护汉人,鼓励农耕。对外先后征服了蒙古与朝鲜解除了后顾之忧,又招降了洪承筹等明朝官员实行以汉制汉的方略,为夺取全国政权做好了准备。
年(崇德八年),还没来得及入关的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故宫(多数人认为他的死与其宠爱的海兰珠的去世有关,也是个情种呢)。时年51岁,葬于盛京昭陵。
相对于四大贝勒而言,四小贝勒是指比他们年少的宗室中的后起之秀。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
大贝勒爱新觉罗.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生母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多尔衮胞兄。
阿济格身材魁梧,骁勇善战,先后追随四大贝勒征朝鲜,讨伐蒙古察哈尔部,喀尔喀部,攻打明朝边境,大败李自成部队,杀死刘宗敏。因战功受封贝勒,与多尔衮共领正白旗(此时皇太极已是大汗了,掌管两黄旗和正蓝旗),但为人头脑简单,性格粗暴。
年(顺治元年)被封为和硕英亲王。年以平西大将军身份讨伐姜镶的叛乱回师后要求受封皇叔亲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欲要挟顺治帝封其为摄政王,年(顺治八年)被顺治帝囚禁赐死。削爵,除宗籍。
阿济格剧照二贝勒爱新觉罗.多尔衮(年11月17日—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生母乌拉那拉.阿巴亥,阿济格胞弟,多铎胞兄。
多尔衮短暂的一生辉煌而又不幸,不幸的是幼年丧母(生母阿巴亥被四大贝勒逼死殉葬努尔哈赤,饱受宗室尔虞我诈的欺凌),辉煌的是其成年后雄才大略堪比一代君王。
年(天命十一年)被宠爱他的父亲封为贝勒。
年(天聪二年)年仅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讨伐内蒙察哈尔部获得“莫尔根戴青”称号,领正白旗旗主。
年(崇德元年)因卓越的才能被封为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顺治帝)。先后被顺治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权倾朝野无人能及。(关于皇位继承之争与他和孝庄太后的传说由于篇幅过长容以后再叙)
年(顺治七年冬),意外死于围场狩猎时(死因不明)。时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画像三贝勒爱新觉罗.多铎(年4月2日–年4月29日),努尔哈次第十五子,生母乌拉那拉.阿巴亥,阿济格与多尔衮的胞弟。满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年(天命五年)被封为和硕额真,随后被封贝勒。
年(崇德元年)被封为豫亲王。年(崇德六年)参与松锦之战获大捷。
年(顺治元年)随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血洗扬州城,杀死史可法。俘获南明皇帝朱由崧。晋升和硕豫亲王,世袭罔替。
年(顺治五年)感染天花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豫亲王多铎四贝勒济尔哈朗(年11月19日—年6月11日)努尔哈赤胞弟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生母为努尔哈赤续娶乌拉那拉氏(原是舒尔哈齐的老婆)。和硕郑亲王,满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领镶蓝旗旗主(阿敏死后,皇太极将旗主之位给他了)。
济尔哈朗自幼由努尔哈赤抚养,与诸皇子关系融洽,尤与皇太极交好。少年时追随老汗王东征西讨,征讨蒙古诸部,屡败明朝军队,征服朝鲜半岛皆有他参与并随军功获和硕贝勒。是清初共掌国政的八大贝勒之一。
济尔哈朗为人沉稳低调,头脑灵活善于示弱。
顺治继位后获封和硕郑亲王,与多尔衮共理国事,他是除多尔衮以外唯一获封叔王称号的亲王。
对于顺治帝来讲,他也是清算多尔衮一脉的最大贡献者。因此,年(顺治十二年)病逝的时候顺治帝给予很高的规格下葬并配享太庙。
济尔哈朗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