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的一句评价,让雍正登基后立刻追封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www.xxzywj.com/

导读:对于鳌拜,大部分清朝史书上都是这样记载的:他欺君罔上,横行霸道,广结党羽,剪除异己……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鳌拜,出身满洲镶黄旗瓜尔佳氏,是大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在清朝建立之初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按照清初的八旗制度,镶黄旗都由大汗亲自把持,所以作为镶黄旗重要将领的鳌拜,始终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在皇太极驾崩之后,鳌拜坚决支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反对多尔衮继位,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力保顺治登上皇帝宝座。

当上摄政王之后的多尔衮,将鳌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曾经多次对鳌拜进行打击,甚至三次论死,幸亏顺治皇帝出面,才保住了鳌拜性命。当时很多镶黄旗的大臣都投靠到了多尔衮的门下,一个个全部升官发财,其实鳌拜也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可是鳌拜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始终站在顺治皇帝一边,帮他抵抗多尔衮,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正是因为鳌拜梗直倔强、敢于抗争的性格,顺治皇帝才在死之前,将鳌拜列入辅政大臣,让他辅佐儿子康熙。

就是这样一位对顺治忠心耿耿的功臣,为何康熙继位仅仅八年之后,就被宣布30条大罪,处以革职、立斩?难道真的只是单纯的因为鳌拜欺君罔上,横行霸道,圈占京城周边的土地,所以康熙才不能容忍,必须处死他?

查阅清朝康熙朝史料,不难发现,康熙一定要处死鳌拜的根本问题在于,鳌拜代表了满族传统贵族势力,特别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对皇权的一种分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时,国家力量比较弱,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满族势力,他发明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旗主公推努尔哈赤为大汗,但每位旗主拥有独自管理各旗的权力。

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了加强大汗的统治力,不断进行内部斗争,这一切的本质就在于皇权与贵族权力的斗争,比如皇太极除掉了与他平起平坐的四大贝勒制度。到康熙时期,满族贵族势力最后一块阵地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而其代表人物就是鳌拜。所以,康熙一定要搬到鳌拜,才能真正做到大权独揽。

康熙到了晚年时,回想起鳌拜,更多的想到的是他的功劳。康熙五十二年的一天,康熙再一次朝会上对文武百官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并且还说,当年自己年轻气盛,为了皇权的稳定逼不得已才要除掉鳌拜。

雍正帝执政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身后隆典,说明鳌拜并非是极其危险的巨奸大憝,而仍是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