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们都在电视剧的一些情节中听过宗人府这个地方吧,不管是《还珠格格》还是《甄嬛传》里都出现过。但是在某些电视剧里宗人府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地方,经常对里面的犯人喊打喊杀,其实这些电视剧里描述的宗人府实在是太脱离事实了。那宗人府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为什么很多后宫的妃子宁愿去死也不愿意进宗人府呢?
现代人大多数都以为宗人府是清朝的特有,其实不然,在明朝的时候就有这个机构了。明朝的第一任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便开始了孕育子孙后代的生活,所以没有过多少年就有了很多孩子。
有了很多孩子之后,家族就逐渐地壮大了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专门管理这个家族的机构了,这个时候宗人府的前身就出现了,它就是大宗正院。
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其实还没有完全统一,所以大宗正院就类似于朱元璋家的一个档案室,专门管理他们家成员登记。这一大家子从出生到结婚再到死亡,这之间所有的封号、谥号都由大宗正院负责。
除了记录这些皇室成员的档案之外,大宗正院还负责他们的奖赏、发放工资,甚至就连红白事的费用也由这个机构负责。最重要的是,整个皇室的功绩和过失也是他们负责撰写的,所以大宗正院是个很重要的机构。
一直到永乐大帝朱棣时期,大宗正院才发生了变革。在永乐年间,政治中心开始由南京向北京转移,大部分的皇室成员都迁移到了北京,所以出现了南京、北京两个大宗正院并立的情况。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权力都掌握在北京大宗正院的手中,南京的那个基本已经没有啥用了。后来随着大清入关,大宗正院也被保留了下来,正式改名为宗人府。
清朝宗人府的主要职能和明朝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主要还是管理皇室成员的档案、发工资等事情,但是也增加了许多满人自己的职能。在清朝的时候,分了好多旗,像正黄旗、正白旗一堆,所以宗人府也得管理这些旗人。
其实宗人府在明朝的时候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最后竟然造成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大明王朝最终走向灭亡也少不了这个原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眼看着大明王朝一步一步走向没落,所以大清的皇帝们对宗人府就进行了改革。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爵位都是可以继承下去的,但是在清朝的时候,如果下一代没有立下功勋,那就会降一级。
从亲王到贝勒只需要降两代,如果降到了贝勒这一代还没有立功升级的话,那就会被宗人府除名。这种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控制住了宗人府的管理人数,大大地节约了各项开支。
虽然清朝设立了严格的宗人府管理制度,但是入不敷出的情况还是没有避免。在康熙年间,这种情况发生之后,康熙在大臣的建议之下,从户部拨出了一部分银子给宗人府使用,让他们去放贷,然后收取利息。宗人府靠着这些放贷的利息重新有了收入,自此之后也不用再靠户部补贴了。
在电视剧中,宗人府是一个特别残忍的地方。像在《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中,小燕子和紫薇就曾被抓进宗人府,受尽了折磨,所有那些妃子们宁愿死也不愿意去宗人府。
其实宗人府完全被这些电视剧丑化了,真正的宗人府不是这个样子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宗人府的确会关押一些犯罪的皇族,但并不会对他们使用各种刑罚,反而还得好吃好喝地对待他们。
其实宗人府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像是那些犯了错的皇族如果不处置的话外人肯定会有所质疑,因此宗人府就担任起了收押皇族这个功能。这些被关押的皇族们在宗人府里过得并不糟糕,每天都有各种人伺候着,宫女、太监、太医应有尽有。
而且宗人府也特别有眼力见,这些皇族说不准什么时候皇帝一高兴就找个由头把他们放出去了,所以这些宗人府的官员们对他们非常好,那些折磨人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他们身上。
总结:传闻中杀人不眨眼,妃子们宁愿死也不进的宗人府实际情况竟然是这样的,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吗?很多时候不能只相信传闻,要真正地去了解,如果对宗人府感兴趣的话,就去翻翻史书,看看真正的宗人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