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图赖支持顺治,与多尔衮抗衡,死后被夺爵!
年,图赖大帝痛骂摄政王多尔衮,指责他偏向正白旗和镶白旗,并且为索尼辩护。多尔衮大怒,说图赖不给面子,就回去了,拿图赖没办法。图赖一死,多尔衮就想办法把他的爵位给抢了。
图赖是“五大臣”费的第七个儿子,敖白的堂弟,是个勇敢的战士。图赖统领李自成,平定东南,江浙,皆为先锋,所向披靡。不过,图赖和多尔衮的交情并不好,时常有摩擦。
年,皇太极率领军队进攻京城,豪格被明军包围,陷入了险境。图赖单枪匹马,在明军阵中突围,解救豪格,得到皇太极的赞赏。
年,永平阿敏战败,孙承宗追杀,图赖率领十六名亲兵,与百余明兵厮杀。图赖在途中设下埋伏,成功打败了明军,平安返回城门。
京城之战,永平之战,图赖崛起,大凌河之战,图赖居功至伟,将莽古尔泰和多尔衮都压了下去。不过,图赖和多尔衮之间的梁子,却是大凌河一役。
大凌河的守将是祖大寿,他的实力很强,也很擅长防守。皇太极采用“围困战术”,在城外挖掘战壕、筑堡垒、栅栏,与祖大寿展开了一场消耗战。
图赖以为自己胆子很大,就带人翻过壕沟,向大凌河进发,被明军的火炮和火枪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史书记载:“师已退,穆克谭、屯布禄、提督多贝、戈里都已阵亡,图赖也受了伤。”
4名大将战死,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多尔衮居然受伤了。皇太极登基之时,手下不过十八头牛,势力薄弱,所以他想要招揽多尔衮的“三兄弟”。
在努尔哈赤的时候,多尔衮没有什么建树,也没有什么实权。大凌河之战,多尔衮原本是打算用“围困战术”取胜的,奈何图赖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他不出手的话,恐怕会被人耻笑。
多尔衮本来就是个病秧子,图赖一马当先,他也是不甘示弱,这才受伤。皇太极为多尔衮出头,训斥道:“我哥也冲了进去,若有意外,将孛尔等吃了!”
图赖身负重创,不但没有得到皇太极的安慰,反而被骂了一通,这让他很是郁闷。然而,图赖对皇太极忠心耿耿,誓死保卫皇室,深受感动,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来栽培。
皇太极于年分兵入中原,岳托、图赖率右军向长城发起进攻。图赖是先锋将领,所向披靡,直到山东,他才罢手,俘虏了三十万人。在这场战争中,图赖打的战斗比多尔衮要多,所以他的功劳也更大。
年,多尔衮在松锦战役中大败,下令将士返回沈阳休整,却遭到了皇太极的严厉批评。图赖则固守松山山脚下,与洪承畴死死对峙,为皇太极争取到了反击的时间。
曹变蛟攻打了皇太极的大营,将清军的援军打得落花流水。这时,图赖赶到,率领大军固守营帐,以强弓对抗明军,这才将皇太极救了下来,不然的话,明、清两代的历史将会截然不同。
图赖喜欢出风头,虽然和多尔衮的关系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完全敌对。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和图赖的关系可谓是“仇人”,如果没有图赖的阻止,多尔衮很有可能成为皇帝。
年,皇太极病故,八旗勋贵齐聚崇政殿,商议新皇帝的人选。此前,图赖曾和索尼、谭泰、鳌拜、巩阿岱等八个人发过“誓言”,要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
图赖和索尼等八人到了肃王府,密谋支持他登基。如果豪格敢说出自己的名字,那么索尼,图赖,鳌拜,正黄旗,镶黄旗,都会坚决地拥护皇帝。
两黄旗的意思是,只有先帝的儿子才能当上皇帝,而多尔衮却不能继任,这是他们的底线。
“崇政殿之事”陷入僵局,多尔衮既没有宣布登基,也没有宣布放弃。这时,索尼和鳌拜等握紧长剑,大踏步上前,以武力化解,“与其册封先皇之子,不如随陛下去死”。
图赖和谭泰率镶黄旗的黄旗“守卫”崇政殿,严阵以待。正黄旗、镶黄旗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立皇太极的后人,谁也别想。这和“宣战”多尔衮没有什么区别。
多尔衮“失去”了王位,福临年仅6岁,即顺治帝。皇长子豪格,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岔子,不敢说要继承王位,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官员都对他失望了。
图赖和多尔衮在“崇政殿”的时候,终于撕破了脸皮。年,清兵入侵,多尔衮和图赖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图赖为了维护两黄旗的利益,维护了皇权,这让他很是尴尬。
多尔衮为摄政王,地位高于顺治,而图赖却极力反对。图赖写了一封信给摄政王说:“王之所知的图赖昔年为太宗。今日之事,比之太宗之时,也是如此。不避诸位贝勒的怨恨,若有异心,也不会默许。”
图赖保顺,公然与多尔衮作对,勇气非凡。多尔衮执掌大权,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官员都向他效忠,谭泰和刚林就是其中之一。
图赖在入关之时,第一个战胜了唐通,给了清军一个绝佳的机会。在李自成被追杀的时候,图赖总是身先士卒,争得军功,大有将阿济格和多铎的功劳据为己有的势头。
年,图赖为了索尼事件,对多尔衮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多尔衮也是反唇相讥,唾沫横飞,说这家伙爱“抢夺功劳”,连自己都不放在眼里。
多尔衮在追赶李自成的过程中,将正白旗和镶白旗分头进攻关中,由他的哥哥阿济格和多铎统领。正黄旗和镶黄旗,都是在最后面,镇压那些乌合之众,不会有太大的贡献。
黄旗大将谭泰对多尔衮的布置很不满,他想用正黄旗和镶黄旗来进攻江南。谭泰让图赖向多尔衮说明了自己的请求,要求他交出两黄旗。
图赖让塞尔特将这件事告诉索尼,索尼派人去通知多尔衮。塞尔特担心多尔衮会发怒,把这封信丢到黄河里,而不是交给索尼,而是告诉索尼。
多尔衮知道索尼没有把“书信”交给谭泰。多尔衮勃然大怒,把索尼关了起来,让众王商量怎么对付他。多尔衮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没有放过谭泰和索尼。
索尼和谭泰两人,都是正黄旗上的重臣。谭泰现在还不是多尔衮的人,还在支持顺治,所以图赖决定站在索尼和谭泰这一边,对抗多尔衮。
图赖训斥多尔衮,说他偏帮正白旗,镶白旗,正黄旗,镶黄旗,都不利于八旗。图赖的语气很是强硬,“摄政王在午门商讨谭泰罪,已经三天了。图赖诘王说话很凶。”对多尔衮的话,半点也不客气。
图赖有两面黄旗做靠山,费英东家族势力庞大,不好招惹。多尔衮却不肯服软,说图赖抢了阿济格和多铎的军功,完全不把太祖后人放在眼里。
史书记载:“尔虞让肃、豫、英三位皇子,却对此视若无睹。现在,你却用言语来羞辱我。这愤怒的声音,似乎是在向谁示威?吾与诸王非先皇之子!说完,我就回府去了。”
图赖对多尔衮大发雷霆,众王提出要惩罚他,但是多尔衮不答应。多尔衮知道时机未到,若是处置了图赖,八旗之间必然会有纷争,这对清王朝不利。
索尼被判无罪,多尔衮也觉察到了两黄旗对他的不满。而且阿济格和多铎的所作所为,杀人太多,引起了极大的不满,于是派了正黄旗和镶黄旗,到了东南。
博洛率领南方作战,但缺乏足够的作战经验,而真正的指挥者是图赖。图赖率领军队到了江北,趁着潮水过了钱塘江,明军大败,鲁王仓皇而逃,清军大获全胜。
图赖进入浙江和福建,俘获蜀王和唐王,并招揽了数百名明朝官员和将领,三十万大军,使东南局势得到了稳定。因功勋卓著,图赖被封为一等公爵。
平定江南后,图赖因患了天花而死于军队。年,豪格被多尔衮关进了大牢,不久就死了。多尔衮以图赖对豪格的支持,剥夺了他的爵位。
《清史稿》